閑來無事時,李卓最喜歡到長江邊散步。
說來也奇怪,從1992年大學畢業算起,這位臨湘市水利局局長與水打了26年的交道,大部分的工作時間都“泡”在水上,卻依舊深深眷戀著這片生他養他的水域。
一天天地走過,心情卻不盡相同。“以前是看著采砂船、砂石堆場、網箱網圍,心里堵得慌,憋著一股勁要治理好;現在看著河岸清凈了、水草肥了、魚多了,就尋思著怎么讓它更美、更清。”李卓的話里,滿是一位“老水利”對長江保護修復工作的柔情。
斗智斗勇,“鐵腕”整治長江河道非法采砂
在李卓的水政執法艇上,除了工作設備,最多的就是方便面。
“我們實行全年全天24小時巡查、值班,大伙兒吃住都在船上,方便面是最方便的食物,常常一吃就是四五頓。”李卓說。
長江臨湘段共38.5公里,全段屬白鰭豚自然保護禁采區。由于砂石資源豐富,這里是非法盜采團伙眼中的“肥肉”,他們經常“打游擊”、鉆空子,嚴重影響水環境和水事秩序。盜采最猖獗時,幾百艘采砂、運砂船白天停靠在岸邊“蓄勢待發”。
2017年8月,按照市里的統一部署,由李卓帶隊的聯合執法打擊組開始了“鐵腕”整治長江河道非法采砂。
這是一項和不法分子斗智斗勇的過程:非法盜采團隊往往擁有精良的“裝備”,他們常常在下半夜作業,船上既不開燈又配有“哨兵”,一旦察覺“風吹草動”就棄船逃跑。
但這些人的伎倆哪里騙得過干了26年水利的“老口子”李卓。
“我們有時故意下午就將船開出來,給他們制造出遠門巡邏的假象。”李卓狡黠地說,待天黑后,執法船悄悄停在盜采的“黃金水域”附近,靜等不法分子深夜“開工”。
半夜,待熟悉的采砂聲響起,李卓開始行動。不法分子的采砂船不開燈,執法艇也不能開燈。漆黑的河面上,李卓和他的同事們憑借著對這片水域的天然感情,悄然避開了每一塊礁石、每一處險灘、每一艘船舶,對非法采砂船實行“突擊”。
整治近乎暴利的非法采砂,李卓也經常遇到危險。去年9月22日凌晨1時許,李卓在長江新淤洲頭“逮”住了3條正在作業的采砂船。不到10分鐘,兩艘快艇裝著20多個壯漢開了過來,船上的人勸李卓“識相”些,不要“沒事找事”。
早有準備的李卓從執法艇上叫來了一同執法的特警們,荷槍實彈的特警一出現,不法分子立馬泄了氣焰,乖乖地將船開回指定碼頭接受處理。
開展整治工作以來,李卓帶領執法隊共組織或參與專項打擊行動18次,立案20起,查獲非法采砂、運砂船舶29艘;公安機關立案3起,刑拘1人,逮捕7人,對當地非法采砂行為形成強有力的震懾,有力保護了長江水生態環境和長江河道安全。
破“迷魂陣”,重現黃蓋湖旖旎風光
臨湘境內有湖南第二大內湖——黃蓋湖。如今的黃蓋湖碧波蕩漾、草長鶯飛,湖岸大堤建起了嶄新的游步道,兩旁的灌木生機盎然。而就在去年,這里還是另一番光景:一米見寬的大堤外,竹竿林立的“迷魂陣”、雜亂低矮的空心房,不僅刺痛著黃蓋湖脆弱的生態神經,也嚴重影響了堤防安全和疏洪功能。
2017年9月下旬,為了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生態文明建設重要戰略。臨湘市下決心整治這久而未決的黃蓋湖生態安全問題,李卓和同事們又一次沖在了最前面。他還立下軍令狀:一個月之內,必定拆除一切違法設施,還民眾一個潔凈的黃蓋湖!
國慶中秋長假的8天時間里,李卓沒有離開過黃蓋湖。討論制定拆違方案、開閘泄洪降低水位、挨家挨戶宣傳政策……每一項工作,他都堅持到現場。哪怕是腸炎發作,他也只在醫院開了些藥,又匆匆回到拆違第一線。
李卓一早摸了底,黃蓋湖內垸的劉大文是拆違工作最棘手的“釘子戶”:200畝的矮圍、300平方米的違章平房和100平方米的牛棚,要求賠償120萬元。李卓決定先啃這塊“硬骨頭”。10月2日,他率領由公安、林業、畜牧等多部門組成的執法隊伍來到劉大文家中。
在下達正式拆違通知書后,李卓叫人將劉大文帶離了現場,他和其他執法隊員卻挽起袖子,細心地將劉大文家的家具、被褥、碗筷等搬到了安全地帶,將牛牽好拴牢,待房屋和矮圍全部空置后才宣布拆除命令。
嚴肅又不失溫情的拆違工作贏得了當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僅長假8天,李卓帶領執法隊依法拆除黃蓋湖矮圍、網圍9636畝。拆遷戶統一住進了新建的集中安置點,不多花錢不說,再也不用為洪水犯愁了。
“迷魂陣”拆了,黃蓋湖又重現了昔日旖旎的濕地風光。去年冬天,來黃蓋湖越冬的候鳥超過4萬只,包括東方白鸛、小天鵝等國家二級以上保護鳥類8種,成為我省第二大越冬候鳥棲息地。
(文/ 孫敏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