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長沙,中國航天大會主體活動之一的“湖南航天航空產業發展座談會”發布消息,湖南著力打造國內領先的航空協同創新基地、裝備研發制造基地、運營服務示范基地,力爭到2025 年,全省航空產業鏈主營業務收入達1200億元。
湖南是我國航空工業布局重點省份,也是全國唯一的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研制基地、飛機起降系統研制基地。為保持這一產業優勢,湖南堅持“長線投資”。以政策為例,該省將航空產業納入了制造強省建設12大重點領域,和重點支持的 20 個新興優勢產業鏈之一。將中小航空發動機產業列入了長株潭衡國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三大主導產業之一。近年來,先后發布了產業五年行動計劃、產業鏈推進方案、加快航空制造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截至目前,該省已初步構建了以株洲、長沙為重點,岳陽、郴州、湘潭為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形成了從航空飛行器、動力系統、關鍵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到航空綜合服務保障的產業鏈條較為完善的航空產業集群,形成了株洲航空城等一批軍民融合型航空產業園區。截至去年,該省產業規模居中部地區第二,民用航空產品產值居全國第十一位。
盡管產業發展勢頭強勁,但也存在核心技術及關鍵材料攻關、產業配套待完善、軍民融合深度不夠等短板。因此,湖南計劃積極補短板。如,對接國家型號任務,力爭國家軍機科研生產、國家大型客機研制項目在湖南落地;加快推進中國航發株洲航空動力產業園建設和1000KW渦軸發動機、5000KW 渦槳發動機等重點型號研制;推進中小航空發動機關鍵技術、共性技術研究和攻關,完善產業配套體系,積極打造世界級中小航空發動機產業集群。
此外,湖南也著力于助力中小航空發動機、起落架、 直升機傳動等優勢產業“擴張”,瞄準通航領域拓展發力,重點突破 2-6 座輕型通用飛機、3 噸以下直升機、小型公務機、浮空器等的集成開發與研制技術。會上,還現場簽署了《衛星通信工程應用合作》等12個航天航空產業重大合作項目。
(文/俞慧友 曹希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