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啟動儀式
暨中國航天大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許達哲
(2019年4月24日)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在這萬物勃發的美好季節,我們與中外航天嘉賓相聚星城長沙,隆重舉行2019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暨中國航天大會。在此,我代表中共湖南省委、省政府,向蒞臨大會的各位領導、院士、專家以及中外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湖南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致力于探尋天地奧秘,湖湘文化也有執著的“問天”情結。兩千多年前戰國時期,屈原就發出“日月安屬,列星安陳”的“天問”,馬王堆出土的西漢《五星占》,記載了世界上最早描繪彗星形態的圖集;1300多年前湖南人李畋發明具有火箭特征的爆竹,成就了湖南作為世界“花炮之鄉”的美譽,更承載了古人“通天”的夢想。毛澤東“可上九天攬月”的豪邁情懷、“欲與天公試比高”的雄心壯志,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投身航天事業,其中就有一大批優秀湖湘子弟,比如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嫦娥五號”探測器總設計師楊孟飛、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等。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新中國締造者毛澤東的家鄉舉行“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更有其特殊的意義。我們深信,中國航天精神在三湘大地的生動演繹,與“心憂天下,敢為人先”湖湘文化的深度對接,必將激發強大的創新活力,催生豐富的創新實踐。
航天文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航空航天技術是當今世界最具挑戰性和廣泛帶動性的高新技術,正越來越廣泛深入地滲透到人類生產生活領域,成為推動科技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廣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要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一直以來,中國航天堅持“創人類航天文明,鑄民族科技豐碑”,逐夢太空、心系祖國,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2016年首個“中國航天日”設立以來,取得了世界首顆“量子衛星”發射升空、“中國天眼”建成使用、“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太空成功對接、北斗導航系統全球組網、“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等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
湖南堅持把發展航空航天產業作為打造創新型省份、建設制造強省的重要內容,出臺了支持航空航天產業發展的系列政策。在國家工信部、國家航天局等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建立了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國家高分湖南中心、衛星導航技術檢測中心和國內第一個北斗仿真試驗平臺,實現了湖南衛星制造和商業衛星發射“零”的突破,研制了北斗導航芯片、激光慣導器件和關鍵功能材料,為中國航天事業發展貢獻了湖南力量。我們采用航空航天技術構建了空天地一體化的遙感應用體系和監管服務模式,為國土空間規劃、自然資源利用、耕地紅線保護、土地礦產開發、生態環境治理、防災減災救災等提供了有力支撐,形成了一批空間技術應用成果,有力地推動了湖南高質量發展。
本次“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的舉辦,將有利于我省進一步營造創新氛圍、推動創新發展。我們將大力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發揮偉人故里的厚重人文優勢,發揮地處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過渡帶、長江開放經濟帶和沿海開放經濟帶結合部的區位優勢,發揮人才集聚、成果迸發的創新優勢,發揮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航空發動機和電子信息、新材料等產業集群優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戰略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開展科技創新,打造內陸創新高地、創業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突破關鍵技術,振興實體經濟,努力使創新成為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強大引擎。我們將大力弘揚中國航天精神,全面提升全民創新素養,激發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新的熱情,爭當新時代開拓創新的先鋒;加快建設岳麓山國家大學科技城和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鼓勵和支持省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新企業積極承擔國家重大項目,參與航空航天國內外合作和中國航天助力可持續發展十大行動計劃,做強做優做大航空航天產業,努力當好中國航天精神的踐行者、航天強國的建設者。
我們衷心期待國家工信部、國家航天局及各位領導,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湖南航空航天發展;衷心期待國際宇航組織、國內航天科研院所與湖南開展深度合作,促進航空航天科學、技術、工程融通共進;衷心期待與航空航天企業開展產業項目合作,推動航空航天成果在湘轉化;衷心期待各位院士、專家學者為湖南發展建言獻策。我們將為大家提供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與大家共襄湖南創新發展,共創湖南美好明天。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翱翔九天,是人類永恒的夢想;高飛萬里,是基于對大地的深沉熱愛。我們衷心祝愿中國航天事業蒸蒸日上,助力可持續發展,為全人類帶來更大福祉。
預祝2019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暨中國航天大會圓滿成功!祝各位領導和嘉賓工作順利、身體健康!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