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蔓延的旱情,省水利廳先后6次召開防旱抗旱工作會議,緊密部署抗旱工作,要求各地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科學合理調配水源資源,加強蓄水保水工作,全力保供保灌,最大程度減少災害損失。
7月6日至8月3日,全省降雨明顯偏少,氣象干旱逐步發展。省防御事務中心數據顯示,在此期間全省累計降雨61.2毫米,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57%。其中衡陽、邵陽、益陽、永州、懷化、婁底等地偏少6-7成,邵陽、婁底等地部分地區連續無有效降雨日超過30天以上。全省以灌溉為主的水利工程共蓄水141.64億立方米,比歷年同期少蓄11.33億立方米,其中邵陽、衡陽、婁底蓄水相對較少。
旱區各地加強應急送水和水量調度。7月中旬以來,累計送水1.13萬立方米,解決6900多人因旱臨時飲水困難。各級水利部門調度水利工程全力保灌,韶山、歐陽海等23座大型灌區累計供水23.04億立方米,抗旱澆灌面積784萬畝作物灌溉。長沙等12市州46個縣(市、區)已開展人工增雨作業175次,作業后影響區域降雨明顯,影響面積約2.5萬平方公里。
從8月4日開始,受9號臺風“盧碧”外圍云系及人工增雨等影響,湘東南出現暴雨到大暴雨。郴州、永州干旱基本解除,衡陽、婁底部分地方干旱有所緩解,其他地方干旱仍在發展,但趨勢減緩,干旱總體可控。8月5日統計數據顯示,全省64.1萬畝農作物受旱,16個土壤墑情站偏旱;其中重旱有3站,分別為婁底站、汝城站、綏寧紅巖站,有87處農村供水工程受影響,6102人因旱出現臨時飲水困難。
(文/肖秀芬 劉樂 劉燕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