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財政廳日前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相關部門做好秋季農業保險承保理賠工作,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提高糧農抗風險能力。
穩住糧食安全“壓艙石”,對湖南而言重點在中晚稻。當前,晚稻進入產量形成的關鍵期,也是災害多發期。省財政廳要求,全省財政系統要把實施水稻完全成本保險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要舉措,優化服務解民憂,為糧農系牢“保險帶”,護航糧食生產奪豐收。
《通知》要求,各市州、縣市區財政部門要協同相關部門建立氣象預警機制,督促承保機構用好APP、微信等平臺,第一時間向農戶提供預警信息,提前采取防災減損措施。同時督促承保機構加快早、中稻保險理賠進度,及時支付賠款。原則上應于9月底前完成早稻保險賠款支付。
為保障糧食安全,省財政通過“提標、擴面”,調整優化水稻保險政策,去年為4900萬畝水稻提供234.55億元風險保障,覆蓋面達到80%以上;全省水稻保險財政補貼共9.46億元,財政資金的杠桿放大效應超過24.79倍;全年支付水稻保險賠款達10.67億元,綜合賠付率為119%,支農惠農成效顯著。
(文/張尚武 徐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