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上午,嘉禾縣坦坪鎮滿堂村扶貧車間里機聲隆隆,年逾不惑的村民羅艷娟在加工電子變壓器。“在這里務工,月均工資有1500多元,還能照顧家里。”羅艷娟對這份工作很滿意。
羅艷娟腿部殘疾,3個小孩還在上學,此前一家人全靠丈夫打零工為生,生活困難。2018年,得益于縣里的就業扶貧政策,滿堂村引進扶貧車間。羅艷娟經過培訓成為一名技術工人。去年底,羅艷娟家不僅實現脫貧,還通過危房改造項目住上了新房。
就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近年來,嘉禾縣堅持“勞務輸出與就近就業”兩手抓,通過建設扶貧車間、開發公益崗位和增加勞務輸出等,幫助貧困勞動力就業。據介紹,目前全縣有扶貧車間16家,吸納了160余名貧困勞動力就業。
今年受疫情影響,返鄉貧困勞動力增多,就業壓力大。為此,嘉禾縣在原有235個公益崗位的基礎上,因地制宜設立巡河員、保潔員、護林員、勸導員等公益崗位700多個,有效促進貧困勞動力就業。截至目前,該縣6570名貧困勞動力已實現就業5552人,其中縣內就業1661人,外出就業3891人。
(文/廖陽鈞 鄧和明 顏石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