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邵陽市生態環境局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邵陽市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自然保護地監管有關情況。
生態保護紅線區域,是指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通常包括具有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維護、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等功能的生態功能重要區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等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
2016年,我省啟動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按照省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和管理工作領導小組部署,2017年,邵陽市認真組織各縣市區和市直相關部門開展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通過點對點培訓,各縣市區順利完成了落圖,形成了各自轄區的劃定方案。
2018年7月25日省政府印發《湖南省生態保護紅線》(湘政發﹝2018﹞20號),全省共劃定9個生態敏感區域和5個重點區域,其中邵陽市有4890.93平方公里被列入生態保護紅線區域范圍,占全市國土面積的23.48%,涉及城步、新寧、綏寧、洞口、隆回、新邵、邵陽、武岡、邵東、北塔等10個縣市區,主導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為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
邵陽市生態環境局介紹,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生態保護紅線原則上按禁止開發區域的要求進行管理。根據主導生態功能定位,實施差別化管理,確保生態保護紅線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嚴禁不符合主體功能定位的各類開發活動,嚴禁任意改變用途。
邵陽市生態環境局還介紹,邵陽目前已建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以及其他自然保護地40余個。2017年以來,先后開展“綠盾2017”、“綠盾2018”專項行動,重點對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地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進行全面排查整治。
開展“綠盾”專項行動期間,全市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排查問題52個,其中水電設施類問題17個、能源設施類問題5個、工礦用地類問題6個、采石場類問題2個、道路類問題4個、農業用地類問題2個、居民點類問題5個、養殖場類問題3個。目前,已完成整改銷號的問題16個,其余問題的整改及銷號工作正按要求有序推進。
邵陽市生態環境局介紹,下一步,邵陽市將持續推進自然保護區問題排查整改,對“綠盾2017”、“綠盾2018”以及新排查發現的問題,落實拉條掛賬、整改銷號制度,區分輕重緩急,先易后難逐步解決;強化日常監管,探索建立長效機制,推動自然保護地執法監督進一步深化、細化和實化,以切實保護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筑牢一道綠色生態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