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一江碧水 造福子孫后代
——學習貫徹省委十一屆五次全會精神之一
5月11日,省委召開十一屆五次全會,審議通過《中共湖南省委關于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 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 大力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的決議》,明確我省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重大舉措。全省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嚴格對標、對表,狠抓會議精神落實,以環境治理留住綠水青山,用綠色發展贏得金山銀山。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提出重要論斷、作出重大部署,明確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反復強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次,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和在岳陽考察途中的重要講話,進一步深刻闡述了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形勢任務、方向路徑和工作舉措,為我們實施好這一重大戰略提供了根本遵循。
萬里長江水云闊。我省雖然只有163公里長江岸線,但是全省大大小小5000多條河流匯聚湘、資、沅、澧“四水”,“四水”匯洞庭、洞庭通長江,全省96%以上的區域都屬長江流域。實施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關乎百姓的長遠福祉,關乎湖南的長遠發展。
近年來,我省扎實推進湘江保護和治理“一號重點工程”,深入開展洞庭湖生態環境修復,打響一波又一波污染防治攻勢,生態強省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三湘大地天更藍、地更綠、水更凈、氣更清。但是,毋庸諱言,一些同志“思想上的結”還沒有完全解開,對生態環保認識不到位,行動不積極;全省生態環境的歷史欠賬還比較多,產業轉型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問題就是努力的方向,差距就是奮斗的目標。我們要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戰略思想,牢固樹立和全面踐行新發展理念,善于算大賬、長遠賬、生態賬、政治賬,緊緊抓住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持之以恒地把“三大攻堅戰”往實里抓、往縱深推,以長江經濟帶發展引領帶動全省高質量發展。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定要堅持生態優先,把修復生態保護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在加強長江岸線專項治理的同時,要堅持“一湖四水”聯動,大氣、水、土壤等污染聯治,做到全局與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銜接,以具體問題的突破帶動整體環境的好轉,真正筑牢“一湖三山四水”生態屏障,打造長江經濟帶“綠色長廊”。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絕不是說不要發展、不能發展,而是要通過共抓大保護,做到令行禁止,先把戰場打掃好、清理好,在“立規矩”的前提下,貫徹新發展理念,在更高起點上推動綠色發展、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破除舊動能與培育新動能“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淘汰落后產能做“減法”,破除無效供給;另一方面,培育新動能做“加法”,既“有中出新”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又“無中生有”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實現騰籠換鳥、鳳凰涅槃。
守護一江碧水,造福子孫后代。全省各級黨員干部一定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擔當,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大力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努力交出一份無愧于黨、無愧于歷史、無愧于人民的優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