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益陽市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堅決貫徹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認真謀劃,扎實推進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各項工作,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逐步改善。
一、核心區楊樹實現全面清退。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范圍內楊樹總面積9.49萬畝,其中核心區2.81萬畝、緩沖區3.89萬畝,實驗區2.79萬畝。去年12月6日核心區楊樹全部退出,比中央環保督察組規定最后期限提前25天。今年來,我市組織勞力2400多人次,機械465臺次,對核心區楊樹采伐跡地的枝椏進行全面清理,清運楊樹枝椏3719噸。同時對楊樹砍伐后的萌芽條及時進行清除,防止形成新的楊樹幼林。
二、濕地恢復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以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治理五大專項行動和全面推行河長制為抓手,著力推進南洞庭湖濕地恢復修復工作。一是堅決查處破壞濕地行為。近年來,共拆除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內矮圍、網圍72處,恢復被侵占的濕地面積16.78萬畝。今年以來,在保護區共查處矮圍圍網反彈、非法采砂、非法捕鳥等各類破壞濕地生態行為56起,其中刑事立案1起,行政立案6起,現場處置42起,跟蹤處置5起,對破壞濕地行為形成了有力震懾。二是認真制定濕地修復方案。在對南洞庭湖濕地現狀進行了全面調查的基礎上,精心制定《楊樹采伐跡地和洲灘退化濕地修復方案》,對南洞庭湖5.8241萬畝濕地進行生態修復,目前任務已分解到了鄉鎮、地塊和小班,各地正按修復計劃認真推進。三是積極開展濕地恢復示范。依據有關技術規程,建立了七星洲、白泥洲、北勝洲3個濕地恢復示范點。通過3個示范點的建設,示范區域的魚類資源逐步增加,周圍的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來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越冬、棲息和繁殖的冬候鳥由去年的3萬多只增加到了今年的8萬多只。
三、保護管理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認真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要求,先后完成了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體制的理順,健全了保護區管理機構,出臺了《湖南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完成了保護區規劃調整、保護區總體規劃編制、保護區界碑界樁埋設等基礎性工作,保護區管理機構與縣、鄉、村簽訂了覆蓋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調整范圍的全部土地委托管理協議,較好地解決20年來保護區管理混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