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須溝”蝶變?yōu)I水公園
全省地級城市170處黑臭水體整治完成131處,長沙市整治完成比例達100%
每到清晨,長沙市雨花區(qū)圭塘河羽燕濕地公園附近的居民,都會相約到河邊跑步休閑、讀書交流。6月16日,200多位居民再度相約羽燕濕地公園晨讀《誡子書》。“以前可不行,圭塘河太臭了。”活動組織者、環(huán)保公益機構“益友會”負責人朱移生說,現在水清了,環(huán)境好了,一種清新的文化氣息悄然形成。
“龍須溝”變身濱水公園,圭塘河堪稱樣本。省住建廳透露,目前全省地級城市170處黑臭水體已整治完成131處,消除比例達77%;其中,長沙市24個黑臭水體全部消除,整治比例達100%。
2015年,國家統(tǒng)一部署黑臭水體整治。省住建部門組織全面摸底,全省地級城市建成區(qū)共查明黑臭水體170處,數量居全國第三。
為加快整治進度,省財政將地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納入湘江保護和治理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重點工作財政獎補計劃;全省地級城市170處黑臭水體,還打包申請了國家發(fā)改委長江經濟帶綠色發(fā)展有關投資計劃,并獲批2018年度專項資金8000萬元。我省召開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對接會,邀請地方政府、大型國有企業(yè)和國開行、農發(fā)行等金融單位參與,推動政企銀合作。
各地積極創(chuàng)新整治模式。如,長沙對圭塘河流域綜合治理采用“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tài)修復、景觀提升”等多元水環(huán)境提升戰(zhàn)略;湘潭市建立市級網格化管理平臺,整合住建、環(huán)保、水務等部門力量整治黑臭水體;常德市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推進黑臭水體整治,穿紫河綜合整治成果亮相國家“砥礪奮進的五年”大型成就展。
今年初,省政府又提出打一場市、縣、鄉(xiāng)(鎮(zhèn))、村四級黑臭水體整治“殲滅戰(zhàn)”,明確了今年全省消除150處城鎮(zhèn)黑臭水體的工作目標(含地級城市33處、縣級城市76處,鄉(xiāng)鎮(zhèn)41處),并同步寫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
(文/陳淦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