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經濟邁出新步伐
——省工信廳發布2018年全省工業經濟發展情況
1月15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工信廳總工程師黃學工發布2018年全省工業經濟發展情況。
2018年,我省牢牢把握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制造強省建設這一中心任務,以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為抓手,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全省工業高質量發展。
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1%,增速在全國GDP總量前10位省份中居第三
去年,我省全力穩定增長預期,工業經濟成績亮眼,基本實現年初目標。
規模工業加速奔跑。1至11月,全省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7.1%,增速排名在全國前移5位;在全國GDP總量前10位的省份中,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居第三。新增規模工業企業1929戶,規模工業企業數量上升至全國第八位。
“含金量”同樣可觀。預計2018年我省高加工度工業增長9.2%,高技術產業增長17.3%。
小企業有大作為。2018年新增“小巨人”企業248家,其中196家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億元;全省“小巨人”企業累計達480家。
“電力指數”折射工業提速。2018年大工業用電報裝569.83萬千伏安,同比增長三成。
“鏈”上高質量,穩居全國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第一位
美國惠普、偉創力,德國施耐德、大陸集團及京東、百度等相繼來湘發展,湖南工業“朋友圈”中的“大咖”越來越多。
聚精會神抓產業。省委、省政府領導領銜掛帥聯系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全年新引進一大批產業鏈頭部企業和重點項目,產業蓬勃發展。
移動互聯網產業鏈5年邁上千億臺階,2018年營業收入達到1060億元,去年4月份舉行的岳麓峰會吸引了120萬網民觀看網絡直播。
穩居全國工程機械產業集群第一位。工程機械產業鏈預計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660億元,增長9%左右。4家企業入圍2018年全球工程機械50強,中國工程機械前5名湖南企業占據3席。
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預計實現營業收入790億元,增長10%左右,電力機車市場占有率繼續穩居全國第一。衡陽比亞迪云軌項目已開工建設。
國家“兩機”專項株洲航空動力產業園建設加快推進,國產大飛機在湘研制項目增加至11個,國產大型客機起降系統本土化研制取得重大進展。航空航天產業鏈預計2018年可實現營業收入412億元,增長25%。
電子信息產業鏈發展呈現新格局。PK體系適配中心項目已獲國家批復,國家網絡安全產業園區(長沙)創建取得明顯進展。中國長城入駐長沙并全面開展運營,360、深信服等中國網絡安全50強企業紛紛在湘建立第二總部,華為軟件開發云、騰訊云啟、浪潮集團區塊鏈中南研發中心等落子湖南。2018年我省電子信息及相關產業鏈主營業務收入預計將超過2200億元。
新材料領域繼續發力。先進儲能材料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預計2018年銷售收入增長25%。
“產業項目建設年”推進,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增速排名全國第一
我省以產業鏈為抓手加快制造強省建設。2018年省制造強省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關鍵核心項目194個。
前三批150個制造強省建設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總投資874億元的第四批100個制造強省建設重點項目已經發布。
列入“產業項目建設年”任務的110個重大產品創新項目全部開工,其中23個項目已竣工投產,完成年度投資110億元,新增銷售收入180億元。
國內最大的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材料項目開工,中電彩虹特種玻璃、偉創力長沙智能制造產業園、中信戴卡南方智能制造產業園二期等重大項目相繼竣工投產。
1-11月,全省工業投資增長28.6%,同比提高23個百分點;技改投資增長34.4%,同比大幅回升31.6個百分點,我省工業投資、技改投資增速排名全國第一。
結構優化,規模工業企業利潤連續22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速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我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關停并轉,取締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黏土磚及頁巖燒結企業2038家;淘汰石灰土窯57座;大部分市州整體退出煙花爆竹生產;清查出需關改搬轉化工企業102家;對全省74條水泥生產線和9條平板玻璃生產線進行清查公示并鎖定產能基數。
多措并舉降成本、補短板。為294家企業兌現技術改造稅收增量獎補1.8億元,預計全年為企業減稅降費125億元左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0.7個百分點。
一大批企業鳳凰涅槃,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1-11月,全省規模工業企業利潤增長13.8%,連續22個月保持兩位數的增速。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利潤分別增長80.1%、66.2%;華菱鋼鐵銷售收入超過1200億元、利潤75億元,創歷史最佳;藍思科技3D玻璃出貨量躍居行業第一。
創新驅動融合融通,一批項目、平臺、企業進入“國家隊”
“兩化融合”加快。2018年,我省3個項目進入工信部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工程,5個平臺進入工信部制造業“雙創”平臺試點示范,11家企業納入國家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7家企業獲批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6家企業獲得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化和新模式項目支持;國家智能網聯汽車(長沙)測試區正式授牌。
軍民融合提升。我省出臺政策推進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推出促進軍民協同創新和成果轉化等五大措施。2018年新增“民參軍”持證單位19家。三一汽車成為我國首家擁有陸軍武器總體型號研制資格的民營企業。渦槳-6發動機和飛機起降系統裝備AG600水陸兩棲飛機實現水上首飛。我國首款全復合材料五座飛機成功首飛。小燕-100自轉旋翼機填補國內空白。
融通發展有特色。177家“小巨人”企業嵌入工業新興優勢產業鏈緊密配套。4家創業創新基地、7家核心服務機構、2個園區被分別認定為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首批大中小企業融通型特色載體。逾11萬家中小企業實現“上云”,走在全國前列。
企業營商環境較大改善,預計全省降本減負總規模920億元
連續多年組織開展全省百戶大型骨干企業精準幫扶活動,切實解決了一批企業反映強烈的困難和問題。大力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組建了電力市場管理委員會,進一步降低企業用電成本。減輕企業負擔機制得到完善,預計全省降本減負總規模920億元。
工業開放合作系列活動碩果累累,成功舉辦各類產業對接活動29場,促成200余個項目簽約,達成合作意向協議700余份,涉及金額2000多億元。
(文/曹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