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等3項指標居全省第一
每天,在省會長沙,磁懸浮列車像風兒一樣飛馳,而預制這條軌道上每片梁的模板技術,來自懷化的湖南中鐵五新鋼模有限責任公司。每天,當你打開手機,不管是蘋果、三星還是華為,里面有些配件可能來自懷化的向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新春時節,記者走馬懷化市發現,不少“新生代”企業規模不是最大的,但技術在行業內是領先的。近年來,該市科技創新取得“蝶變式”突破,去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速、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速、發明專利申請增速居全省第一。
經濟后發,如何趕超?懷化市出奇制勝、后來居上的法寶是加快科技創新及創新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為此,該市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借雞生蛋”。借力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共建“中國西南(懷化)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孵化基地”,與國內外近10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200余項,已建立省級以上各類創新平臺61個,比2013年底增加50個。同時,做大需求“引”創新。根據當地中藥材種植和加工的厚實家底與轉型升級的迫切需求,該市從2016年起,連續3年舉辦國際健康博覽會,引進北大未名集團等一批生物醫藥高科技企業。目前,懷化生物醫藥已成為省重點支持的17個創新型產業集群之一。去年,懷化高新區升級為武陵山片區首個國家級高新區,利用這一“金字招牌”,已引進高新技術企業27家。
懷化市還實施“育苗造林”計劃,在全市規模企業建立市級研發平臺。啟動五溪人才行動計劃,去年全市引進高層次緊缺人才860人。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該市實施加大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3年行動計劃,去年全社會研發經費從2013年2.25億元增加到23.25億元。與長沙銀行簽訂科技金融戰略協議,去年通過財政獎補資金引導,已帶動長沙銀行科技金融貸款近5億元。去年,全市新增高新技術企業82家,總數達156家,比2013年增加135家。
(文/肖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