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條智能化磁浮軌排生產線實現量產
●具有制造工序集成化、生產數據信息化、控制系統智能化的特點
●可降低工人70%以上勞動強度,合格率達99%,年生產軌排能力達80公里
在鐵建重工長沙第二產業園,我國自主研發設計的全球首條智能化磁浮軌排生產線實現量產,眼下正在生產廣東清遠磁浮旅游專線工程所需的軌排。
3月13日,記者在該條生產線所在車間看到,大型機械臂和各種自動化設備正在生產線上作業,整條生產線全長約500米、寬約18米,可實現軌排自動上下料、自動輸送翻轉、自動裝夾定位、智能數控加工、在線智能檢測、自動涂裝以及柔性裝配。
“填補了全球磁浮軌道設備智能化生產的空白。”中國鐵建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飛香介紹,這條生產線具有制造工序集成化、生產數據信息化、控制系統智能化的特點,通過采用世界先進加工技術,可降低工人70%以上的勞動強度;生產質量穩定可控,合格率達99%;加工效率大幅提高,年生產軌排能力可達80公里。
磁浮軌排是承載磁浮車輛運行的線路裝備,車輛通過懸浮在軌排上面實現平穩運行。傳統的磁浮軌排生產需要人工吊裝和裝夾定位,采用單一設備單刀加工作業,生產耗時長,設備和人工占用多,生產效率低,一根F型鋼加工至少需要9個小時才能完成。如今,在智能流水線上,單根F型鋼加工不超過40分鐘;制造精度更高,軌排變形控制在0.5毫米以內,而傳統加工模式下軌排變形達2毫米。
劉飛香介紹,清遠磁浮旅游專線工程所需軌排約18公里,今年將全部交付使用。目前生產線已完成6公里的生產任務,其中4公里軌排在交付客戶后,產品質量獲得評審專家一致肯定。
據悉,清遠磁浮線是國內首條中低速磁浮旅游專線,一期工程正線全長8公里,預計今年底運行,將成為世界上第五條中低速磁浮運營線。
(文/曹嫻 胡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