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省政府常務會議向社會公布首批100項辦事目錄清單,凡是進入目錄清單的事項都可以實現“一次辦好”。此舉標志著我省正式啟動“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意味著市場主體、普通百姓到政府機關辦事更快捷、更方便。
近年來,我省積極推進“放管服”改革,穩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推出了一些深受群眾和市場主體歡迎的舉措,對于優化營商環境起到了一定成效。但與先進地區相比、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相比、與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期盼相比,還存在著差距。這種差距主要表現為權力“瘦身”不夠,“信息孤島”依然存在,“一網”功能還不強,雙向互動不積極,網上辦結率偏低等;特別是缺乏一個推動全省政務管理服務工作的“總抓手”,也沒有形成一個類似“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的政務服務品牌。
“一件事一次辦”改革,通俗地說,就是變以往“一個部門最多跑一次”為“辦好一件事情只需跑一次”,以最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最優的服務,把群眾和市場主體要辦的事項辦好,被認為是“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的“落實版”。
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辦”,是倒逼政府刀刃向內、改進服務、跨界聯動,推動系統之間、部門之間、區域之間聯合辦事,打破“關門”辦事狀態,形成整體為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辦事的合力,客觀上助推政務服務智能化,加快數字政府、智慧政府建設,這對我省營商環境改善、加快高質量發展將是一次質的飛躍。
一次辦成“一件事”,看似簡單,實則不易。就拿開一家小便利店為例,要真正做到“一次辦成”“拿證即開業”的目標,涉及市場監管、衛生健康、城管、住建、應急、稅務、公安等多個部門,要辦理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公共場所衛生許可等證件。一次辦成所有環節、事項,就需要在政務服務領域實施流程再造,建立起省級統籌、部門協調、整體聯動、線上線下融通的新型政務管理服務體系,實現一次表單、統一受理、同步評估、同步評審、同步審批、統一反饋的“一次辦成”的流程,真正實現“領證即開業、交房即交證、交地即開工”的快捷便利,讓群眾和市場主體省時省心。
這次公布的首批100項事項,大多與企業、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涉及“開店”“辦證”“辦事”“領錢”等多個方面。按照相關實施細則的規定,到今年底,與企業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點領域和辦件量較大的高頻事項基本實現“一件事一次辦”;到2020年底,“一件事一次辦”能力實現政務服務事項全覆蓋。
區域經濟的發展中,政府的服務意識與服務能力是重要的決定項,從一定意義上講,比發展就是比發展的環境,比服務就是比干部的能力。“一件事一次辦”改革,是我省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總抓手,檢驗的是“放管服”改革成效的好壞,檢驗的是干部服務群眾、服務企業能力的高低。各地各部門要通過推動政府公信力和落實力持續增強、政務效率持續提升、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人民群眾獲得感滿意度持續提高,助力我省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