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參加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的我省重點企業及“5個100”優秀項目的負責人,參觀考察了長沙夢潔家紡、楚天科技、加加食品、格力暖通、中信戴卡等企業。“智能化”,是企業代表提及頻率最多的熱詞。
智能化是世界潮流,是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臺階。全球制造業經過了多輪演進,從蒸汽到電力,再到自動化系統的使用,很多企業已經具備了大規模制造、快速提高生產率,滿足客戶標準化產品需求的能力。現在,人工智能正在掀起“第四次工業革命”。“這次技術革命帶來的變化遠超想象,未來30年智能技術將深入到我們方方面面。未來不是互聯網公司的天下,而是用好互聯網、智能技術的公司。”馬云不久前在首屆智博會上這樣表示。
事實上,智能制造早已站上國家戰略的“風口”。近年來,我國制定實施了國家大數據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智能制造成為制造業領域優先發展的重點。日前發布的《2017-2018中國智能制造發展年度報告》顯示,我國已初步形成長三角、環渤海、珠三角、中西部等四大智能制造集聚區,已初步建成200多個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
搶占智能制造先機,湖南謀劃早、動手快,在全國已具備引領性地位。長沙市的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及專項項目總數,位居全國省會城市第一。這次參觀考察中,楚天科技正建設世界首批制藥裝備智能生產工廠;中信戴卡200萬只高端個性化輪轂項目開始了試生產;格力暖通零下5攝氏度的保鮮“黑科技”、語音識別冰箱低調亮相;夢潔家紡3分鐘生產出一套床上4件套;加加醬油每小時灌裝3.6萬瓶醬油。當然,這都還只是湖南“智”造強勁實力的一小部分展示。
智能制造的下半場,湖南更不遑多讓。“行業最優秀的企業就在湖南、就在身邊,給我們很大的啟迪和鼓舞”“回去后將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參加考察的企業紛紛這樣表示。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將催生更多的“智”造之花。不僅如此,企業界關于“智”造的思考也日漸深入:“建智能生產線,難的并非肉眼可見的車間改造,而是背后的流程規劃”……因“智”而強,“智”引未來,湖南正向“智造強省”不斷邁進。
(文/歐陽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