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隨著下塞湖矮圍被全部拆除,這個洞庭湖最大矮圍的截水捕撈功能被完全摧毀,下塞湖河道高洪水位時的行洪功能得到提升,南洞庭湖原有濕地生態調節功能有望得以恢復。
全部拆除下塞湖矮圍,省市高度重視,措施得力,是我省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實際行動,也是相關各方堅決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有力彰顯。
如果把洞庭湖比作“長江之腎”,非法矮圍就像是“腎結石”。通過人工筑堤和控水的手段,矮圍成為大規模非法捕魚的“幫兇”,嚴重破壞了湖區生態多樣性,也影響著行洪安全。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對湖南提出的“真正把生態系統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保護好”“守護好一江碧水”等重要指示精神,我省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之后,采取果斷措施,打響下塞湖矮圍全面拆除“攻堅戰”。
全部拆除下塞湖矮圍,是我省在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上攻堅克難的具體體現,釋放了省委省政府以“一湖四水”為主戰場狠抓生態環境保護,奮力開創新時代湖南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的強烈信號。
解決環境積弊,破除生態頑瘴,需要壯士斷腕、刮骨療毒,需要較真碰硬、挺膺負責。下塞湖矮圍地跨兩市,問題由來已久,各種矛盾交織,此前方案也有了,通知也發了,也開展了一些行動,但就是沒有整治到位。反映出的種種問題,說到底是政治站位不高、工作作風不實、執法監督不力、責任擔當不夠。進入新時代,生態環境成為關系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系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一切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不符的環境問題,再也拖不得,耗不起了。遷延多年的下塞湖矮圍問題,在空前的行動力度下一朝解決,既宣示了我省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堅定決心,也給今后解決類似問題提供了經驗;既是洞庭湖最大矮圍攻堅戰的結束,更是新一輪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全新開始,具有重大標志性意義。
當前,我省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全省生態環保形勢依然嚴峻。全省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走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路子,舉一反三,正本清源,堅決徹底整治環境污染問題,持續抓好中央環保督察問題整改,堅決守護好綠水青山,答好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這一歷史性答卷。
(文/湖南日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