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項目建設年”成果豐碩
——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答記者問
1月14日上午,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省發改委主任胡偉林發布了過去一年湖南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湯茲、卓群、王亮方、陳永實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2018年,全省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進展如何?
答:2018年,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的決策部署,以“五個100”為抓手,真抓實干,砥礪奮進,產業項目建設取得可喜成績。“五個100”項目建設全年完成投資1300億元,全面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應開工項目開工率100%。
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對振興我省實體經濟,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營造形成了抓產業的濃厚氛圍。省委、省政府高位推進,全省上下呈現出千方百計抓產業、齊心協力促落實的生動局面。二是培育形成了產業發展新動能。建設和引進了一批技術含量高、帶動作用強、預期效益好的大項目、好項目,培育形成了一批新業態新優勢,對促進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發揮了積極作用。三是有力支撐了經濟穩增長。項目建設促進產業投資快速增長,為“穩投資”提供強力保障,提升了產業發展質量。
問:重點建設項目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2018年湖南重點建設項目完成得怎樣?
答:2018年,全省共安排實施省重點建設項目168個,總投資11190億元,年計劃投資3463.1億元。截至2018年12月底,168個省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621.9億元,為年計劃的104.6%,超額完成年度投資目標。
省重點項目中,大多數為產業發展項目。127個產業發展項目完成年度投資1105.5億元,為年計劃的106.7%。這些項目全部為“五個100”項目,約占2018年全省重點建設項目總數的76%,包括重大產業建設項目97個、科技創新項目13個、重大產品創新項目11個、引進500強企業項目6個。
建成一批基礎設施項目。省重點項目中,32個基礎設施項目完成年度投資885.7億元,為年計劃的104.5%。鐵路建設方面,全年完成投資234.6億元,為年計劃的103.7%,懷邵衡鐵路于2018年12月26日順利實現通車運營。高速公路建設方面,岳望、益馬、馬安等項目建成通車,全年新增通車里程305公里。農村公路建設全省累計提質改造8086公里,建設自然村通水泥(瀝青)路20507公里。長沙軌道4號線于2018年12月29日試運行。沅水干流高等級航道建設已基本完工,實現通航。湖南移動、電信、聯通、鐵塔建設等項目超額完成年度建設任務。
社會民生項目超額完成。9個社會民生項目全年完成投資1630.7億元,為年計劃的103.3%。易地扶貧搬遷28萬人的年度目標任務全面完成;新建3個城鎮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工程;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質工程建成供水工程4200多處,鞏固提升125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棚戶區改造項目年內改造開工建設28.8萬套。
問:對接“北上廣”優化大環境行動實施一年來,請問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省上下扎實推進對接“北上廣”優化大環境行動,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一是著力優化政務環境,便利企業群眾辦事創業。大力推進審批服務“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開,審批事項大幅精簡,網上可辦率達到90%以上,清理各類“奇葩證明”3400余項。對外省轉移來湘企業已取得的省級資質(認證)實行直接認定,106項涉及市場準入的審批事項實現“證照分離”,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長沙市4個工作日以內、其他市州8.5個工作日以內。
二是著力優化成本環境,助力實體經濟“輕裝上陣”。連續3年出臺降本減負方案,2018年提出了9個方面38條措施,降低企業成本超過1000億元。如:全面及時落實新一輪減稅舉措,再次取消一批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實現省立項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清零”;下調一般工商業目錄電價8.6分/千瓦時,降低企業用電成本35億元;繼續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率,減征養老保險費21.4億元、失業保險費10億元;多措并舉降低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
三是著力優化法治環境,維護好企業家合法權益。進一步完善了產權保護制度;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進一步規范涉企檢查;化解“執行難”問題取得明顯成效;嚴厲打擊阻礙項目建設的行為,維護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秩序。
四是著力優化信用環境,推動政府和企業守信踐諾。開展政府合同履約情況專項清理,強力整治“新官不理舊賬”問題。省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歸集各類信用數據近3億條,同比增長300%。聯合建立了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在稅務、安全生產、公共資源交易等11個領域建立紅黑名單制度,公布嚴重失信主體信息25萬余條。
五是著力優化創新環境,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嚴格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確保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和參與市場競爭。
問:湖南近年來在推進價格機制改革方面有哪些舉措?
答:近年來,湖南著力推進價格領域簡政放權,完善重點領域價格形成機制。大幅放開政府定價收費項目,到2018年底我省總產出中市場調節價的比重達到了99.35%;持續清理規范收費;全面實行收費清單制度;不斷深化電價氣價改革,近4年先后出臺26項降價措施,每年減輕用戶負擔30億元以上;創新綠色發展價格機制,制定出臺了《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實施意見》,進一步推動我省污水處理收費、固體廢物處置收費等方面機制創新;清理規范貨運和進出口環節收費;降低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
隨著價格改革的深化,湖南充分發揮價格杠桿作用,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兜住民生底線,為加快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營造出良好的價費環境。
(文/ 張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