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轟鳴聲與金屬摩擦聲交織作響,門口等待裝卸的大貨車排起長龍……2月16日,記者在湖南自貿試驗區郴州片區(高新區)的郴州銅基新材料產業園看到了這般火熱場景。據悉,這是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銅材加工集散地,去年實現產值52.66億元,今年正努力向百億邁進。
郴州是“有色金屬之鄉”,自貿區郴州片區(高新區)立足當地有色金屬產業基礎,著力建設專業化園區,全力打造以銅、鎢、鉍等有色金屬新材料、稀貴金屬新材料、先進電池材料為主導的產業體系。
銅基新材料,包括硬質合金、高強度耐磨材料、電導材料等,在機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車工業等領域廣泛應用。2023年12月,郴州高新區下屬國有企業郴州市高新銅業有限公司,全面接手管理運營郴州銅基新材料產業園。自建設以來,園區聚焦解決痛點、增加盈利點,擁有年產25萬噸的德國西馬克連鑄連軋全自動生產線,也是全省第一條進口銅桿生產線,銅桿產能已占到湖南市場的二成以上。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銅基新材料中小企業由于產能小、議價能力弱,難以開拓大客戶資源。為此,園區采取協調銷售、委托加工等方式,提升區內企業的議價能力。同時,依托國企背景優勢和自貿區郴州片區(高新區)的政策資源優勢,運用供應鏈和商業保理等金融服務,多管齊下“賦能”入園用銅企業,高質量打造銅基新材料產業園。
“充分利用中非貿易通道,我們正從非洲進口銅板來滿足生產線要求。”郴產投集團副總經理、郴州市高新銅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邱波介紹,積極拓展銅基產業鏈,持續提升產品附加值,截至目前,生產訂單已突破16萬噸,今年將向百億產值目標邁進。
(文/陳淦璋 羅徽 劉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