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里,機器轟鳴聲此起彼伏;工地上,到處是工人忙碌的身影……早春湖南,激情澎湃,萬物競發,復工復產奏響春日交響曲,繪就出一幅幅春天里的奮進畫卷。
干字當頭開好局,全力沖刺“開門紅”。截至2月12日,全省規模工業企業開復工超2萬家,開復工率為99.1%,較去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
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后勢。湖南如何用開局即開跑、起步邁大步的精氣神復工復產?
2月11日,衡南縣2025年高新區實施工業強縣動員大會暨安全生產第一課培訓會召開。
打好安全提前量
“開門紅”離不開“開門安”。復工復產要順利,安全生產要牢記。
早在2月4日,大年初二,省安委辦便印發通知,要求各級各地做好春節長假之后企業安全復工復產,并在春節假期復工復產后的第一個上班日,組織生產經營單位開展“開工第一課講安全”活動,確保全省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
通知指出,春節過后,各類生產經營單位在復工復產時,員工思想容易松懈,設備設施因停機重啟很可能出現安全風險隱患,加之部分企業為趕工期、搶進度,容易引發生產安全事故。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保持高度警覺,強化安全生產風險研判和隱患整治。
同一天,湖南省住建廳發布了《2025年全省建筑施工復工復產安全提示》,要求全省建筑施工嚴格落實“1234”節后復工要求。“1234”即指——制定一個節后復工計劃,抓好“兩個責任”落實,開展“三級”安全檢查及培訓教育,堅持“四個一律”復工條件。
復工后,各地各企業把安全生產當成開工“第一課”。
2月6日下午,溆浦縣,湖南省湘維有限公司組織員工上了一堂“節后復工復產安全教育第一課”。企業從安全責任、特殊作業、消防安全等角度出發開展安全生產培訓。
2月10日,郴州耐普電源有限公司正式復工復產。上午8點,公司負責人圍繞安全生產相關規定、安全生產事項等,為大家上了一堂“安全生產課”。
2月11日,衡南縣2025年高新區實施工業強縣動員大會暨安全生產第一課培訓會召開,旨在加強園區企業安全生產教育,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將節后復工復產工作抓早、抓細、抓實。
湖南省2025年“春風行動”大型現場招聘會暨“點對點”返崗復工發車儀式現場。
“春風”吹拂解企憂
復工復產,最怕員工不能到位。
為了幫助企業解決招工難,2025年新春伊始,湖南省以“春風行動”為支點,掀起了一場覆蓋全域、層次分明、形式多樣的招聘熱潮。
從2月7日婁底市新化縣的“點對點”返崗復工發車儀式,到寧鄉市“家門口”的精準對接招聘會,再到湘江新區攜企跨省“搶人”,湖南以日均超20場招聘會的節奏,為勞動者與企業搭建起高效對接橋梁。
自2月7日啟動至3月底,湖南計劃舉辦超過1800場專場招聘會,服務10萬家企業,提供崗位140余萬個,覆蓋裝備制造、智能科技、生物醫藥等20余個重點領域,形成“場次密集、層次分明、覆蓋全域”的就業服務網絡。
“春風行動”,實際上吹的是優化營商環境的“春風”,全省各地以優化營商環境的務實舉措助力復工復產。
為促進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永州市零陵區南津渡街道以優化營商環境為契機,全力做好服務工作,切實當好小微企業的“店小二”。
該街道以“千名干部訪千企”活動、“政商懇談會”為抓手,組織工作人員深入轄區60余個小微企業走訪,與企業面對面交談,了解所需所盼所求,幫助企業解決生產、銷售等問題。
為幫助企業順利復工復產,實現“開門紅”,新田縣出臺一次性返崗復工補貼政策,在規模工業企業就業的員工可享受100元至200元的返崗復工補貼。
“員工到崗拿到了開工利是,都很開心。政府這項暖心舉措,對于我們員工來說激勵性是很高的。” 位于新田縣產業開發區的湖南飛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說,目前員工全部到崗以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工作中。
三一重卡智能制造車間趕生產忙備貨。夏子航 攝
快馬加鞭復工忙
在各種要素的保障下,全省各地開足馬力進行復工復產。
在三一智聯重卡的生產車間,從大年初四開始就已經開啟了滿負荷生產模式,今年一二月份,企業訂單較往年翻了一番。為了提高生產效率,今年三一重卡推進精益生產,加快數字化升級,讓產線的生產運營更加透明,每一道工序的作業獲得進一步細化。
三一智聯重卡生產管理本部負責人介紹,新能源重卡的滲透率一直在持續提升,新能源重卡在市場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寬廣,所以我們認為新能源重卡今年會有一個爆發。
眼下,湘潭市天易經開區內,工業企業全力以“復”,奮力沖刺“開門紅”。九宇新材料是天易經開區年產值過億元、畝產稅收破百萬的“明星”企業,主要生產合成材料、軌道交通專用設備、關鍵系統等產品。
“開年形勢一片大好,我們復工后即刻滿負荷生產,目前人員到崗率超過99%。截至目前,今年的訂單量已經超過了去年的實際完成量。按照這個趨勢發展,預計今年產值能達到1.3億元左右。”九宇新材料負責人說。
在瀏陽經開區,彌漫著緊張而有序的工作氛圍。在方恒智能前沿結構材料及能源裝備研發中心、生產基地項目現場,標準化廠房及配套用房正緊鑼密鼓地加快建設中。
截至目前,該項目地下基礎工程基本完成,服務配套樓已完成封頂,生產車間主體預制安裝中,預計今年8月正式投產。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內綜合實力領先的前沿結構材料、裝備產業基地,填補我國高端材料、裝備研發與制備領域的空白。
(文/吳公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