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零時25分,一列裝載55個集裝箱的工程機械、汽車及配件的中歐班列從長沙國際鐵路港緩緩駛出。該趟班列貨物采取“鐵路快通”模式向星沙海關申報出口,在經由滿洲里口岸出境時,口岸海關通過對鐵路艙單電子數據審核、放行、核銷,實現轉關運輸監管,無需運營企業另行申報并辦理轉關手續。
“運用‘鐵路快通’模式通關,貨物整體通關時間比以前快了2至3天,不僅節省了企業申報轉關單的費用,還降低了集裝箱吊裝作業等成本。”湖南中南國際陸港有限公司報關員曹志娟表示。
長沙海關監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鐵路快通”模式實現了海關、鐵路、運營企業數據互通,三方協作共同監管,進一步壓縮中歐班列運營成本,具有時效快、便利性高的特點。今年來,長沙海關與鐵路、運營企業建立專項工作機制,支持“鐵路快通”業務模式在中歐班列貨運常態化實施,推動中歐班列加速快跑。
今年1月,中歐班列(長沙)共發行54列,進出境標箱4386箱,進出境貨值12.88億美元,出口商品主要以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配件、小家電、生活用品等為主。
(文/彭可心 張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