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印發《湖南省普速鐵路線路封閉和通道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鐵路沿線安全環境綜合整治牽頭單位,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廣州鐵路監督管理局,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公司、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公司:
為切實有效保護鐵路沿線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按照省委省政府和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工作部署,我辦會同中國鐵路廣州局、南寧局集團公司研究編制了《湖南省普速鐵路線路封閉和通道建設實施方案》。現予以印發,請結合工作實際抓好貫徹落實。
湖南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5年6月30日
湖南省普速鐵路線路封閉和通道建設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鐵路安全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部際聯席會議關于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工作部署要求,結合湖南實際,在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中國鐵路廣州局、南寧局集團公司和相關市(州)鐵路沿線安全環境綜合整治牽頭單位聯合排查、聯合審核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了《湖南省普速鐵路線路封閉和通道建設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交通運輸、鐵路安全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部際聯席會議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因地制宜、應封盡封、應建盡建、綜合治理,進一步強化責任落實,統籌推進鐵路線路封閉和通道建設,持續鞏固提升鐵路沿線安全環境治理成果,助力建設更高水平平安湖南。
(二)主要目標。從2025年至2027年底,利用三年時間主要對省域內設計時速120公里以下的1280公里非封閉路段實施專項封閉攻堅行動。一是兩年完成路傷高發路段全封閉。力爭用2年時間完成省域內路傷風險較高的焦柳、湘桂、益湛線和醴茶線等4條線路,共計約848單側公里鐵路線路封閉網封閉(廣州局集團約818公里、南寧局集團約30公里),封閉路段按需規劃新增或改造鐵路通道約120處(廣州局集團約115處、南寧局集團約4處、益陽市人民政府1處),鐵路巡行一體化便道約122公里,地方配套連接道路約129處。二是三年實現普鐵線路應封盡封。在2027年底前完成對省域設計時速120公里以上應封未封路段實施查漏補缺,全面完成我省普速鐵路線路封閉和通道建設攻堅行動。三是實現事故、亡人“雙下降”。通過攻堅整治,切實遏制我省鐵路路外相撞事故高發勢頭,實現“2025年全省鐵路路傷事故件數較2024年同比下降30%、2026年較2024年再下降50%、2027年鐵路路外亡人數大幅下降”的安全目標。
二、責任分工
(一)建設實施分工
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等鐵路運輸企業:是鐵路線路封閉網、跨鐵路通道和鐵路用地紅線內巡行一體化便道的建設主體,負責施工組織管理,落實施工全過程安全質量管理,提升工作成效;針對新建通道未完成時開通的臨時通道口,通過加大日常巡查頻次或采取巡守等措施,有效防范發生鐵路交通相撞事故。
有關市州、縣市區人民政府:地方政府相關部門是配套連接道路建設主體,負責施工組織管理,落實施工全過程安全質量管理,提升工作成效;負責統籌協調本行政區域內鐵路線路封閉和通道建設工作,及時協調解決線路封閉和通道建設過程中征地、青苗賠償等問題,配合鐵路運輸企業做好預留臨時通道口巡守管理。建設過程中遇有阻工情況,負責牽頭積極協調處置,保障良好建設環境。
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對照各成員單位有關鐵路沿線安全及環境綜合整治相關職責,分行業加強對有關縣市區的業務指導和督促,建立健全聯動機制,路地雙方合力共為,共同做好此次專項封閉攻堅行動。
廣州鐵路監督管理局:依法履行鐵路安全監督管理職責,對路地雙方相關工作予以指導、督促,視情對重難點工作進行掛牌督辦,必要時對責任單位實施安全生產約談并對外公告。
(二)管養責任分工
跨鐵路通道立交設施管養責任:跨鐵路通道建成后,涵洞主體結構及八字墻、擋墻等支撐、支護鐵路路基的部分,產權歸鐵路方,由屬地工務段負責維修養護。涵洞的排水設施(含泵房)、連接便道、照明等所有附屬設施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指定單位負責日常管理和養護。人行天橋全部移交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指定單位負責日常管理和養護。所有立交設施,由屬地工務段與政府指定的養護單位簽訂安全互保協議。
配套連接道路管養責任:鐵路用地范圍內的巡行一體化便道建成后,產權歸鐵路方,由屬地工務段負責維修養護;鐵路用地范圍外的地方修建的跨鐵路通道配套連接道路,產權歸地方,由屬地政府按責任明確管理養護單位。
三、實施任務
(一)鐵路線路封閉網封閉
完成約848單側公里鐵路線路封閉網封閉。按線路分別為:焦柳線約338公里、湘桂線約144公里、益湛線約341公里、醴茶線約25公里,以及其他應封未封線路開口封閉。
(二)跨鐵路通道建設
完成約120處跨鐵路立交設施建設。按線路分別為:焦柳線約58處、湘桂線約40處、益湛線約19處,以及其他應封未封線路約3處。
(三)鐵路巡行一體化便道建設
完成約122公里巡行一體化便道建設。按線路分別為:焦柳線約99公里、湘桂線約11公里、益湛線約11公里、醴茶線約1公里,以及其他應封未封線路的巡行一體化便道建設。
(四)地方配套連接道路建設
完成約120處地方配套連接道路建設。按線路分分別為焦柳線約58處、湘桂線約40處、益湛線約19處,以及其他應封未封線路配套建設連接道路3處。
以上實施任務清單詳見附件。
四、建設標準
(一)鐵路線路封閉網封閉標準。防護柵欄設置標準:執行鐵路工程建設通用參考圖《鐵路線路防護柵欄》〔通線(2023)8001〕,采用3m×1.8m的鋼筋混凝土立柱金屬網片防護柵欄或1.8m高報廢混凝土軌枕進行封閉;實體圍墻設置標準:采用240mm厚磚砌圍墻、高度2.5m,頂部加裝0.5m刺絲滾籠。
(二)跨鐵路通道建設標準。以保障人行為主。跨鐵路通涵標準:原則上按孔徑不大于3×3m的標準設置人行通涵(受地形、排水等條件限制時,通涵孔徑可適當縮小規模,最小不小于2×2.5m),如需設置強排泵房,泵房電源接入由屬地政府負責;跨鐵路天橋標準:原則上按橋面全寬不大于3米的標準設置人行天橋。
(三)鐵路巡行一體化便道建設標準。對于跨鐵路通道間距大于500米,且住戶與跨鐵路通道間無既有道路通行的地段,按需在鐵路線路封閉網外側修建水泥砼巡行一體化便道。建設標準:沿鐵路路基平行鐵路線路修建,路面寬度需保證人員能夠正常通行。
(四)地方配套連接道路建設標準。以保障人行為主。原則上按路面寬度不大于3米修建人行道路,且就近連接既有道路并合理設置排水、防護工程。
五、工作要求
(一)全面加強組織領導。各市州、鐵路沿線各縣市區和有關鐵路運輸企業要強化工作組織,系統協調轄區相關部門,落實專人專班,負責推進普鐵非封閉線路封閉和通道建設工作;省直和中央駐湘各涉鐵單位要加強對口部門的督促指導,及時協調解決綜合整治涉及本行業的重點難點問題。
(二)細化制定實施方案。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公司和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公司分別就相應封閉線路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有關市州政府根據鐵路方提供的方案制定配合實施方案。路地雙方要積極聯動、緊密互動、相互支持,形成工作合力。
(三)嚴格執行建設標準。路地雙方要精準協商確定好跨鐵路通道具體點位,嚴格按照已明確的通道及配套連接道路標準予以建設。對于確實因滿足群眾正常出行需加寬、加高或預留道路發展空間的(涵洞的通行寬度、高度大于3×3m、人行天橋橋面全寬不大于3米),對超出設置標準的部分按照“誰提出、誰負責”的原則,由提出需求方負責超出部分投資。
(四)全力保障建設需求。省直和中央駐湘各涉鐵單位,各市州、鐵路沿線各縣市區和鐵路運輸企業,要落實專項經費,確保普速鐵路線路封閉和通道建設工作推進順利;對于涉及使用基本農田、林地的,應由項目業主依法辦理相關手續,相應主管部門應開辟綠色通道;對于按人行通道標準建設的配套通道未來涉及相關公路新改建的,鐵路部門給予公路新改建涉鐵施工“綠燈”服務,予以快速審批。
(五)強力開展調度督導。省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將加強督導,7月起建立月報制度,按月統計各線路各市(州)線路封閉以及配套通道新開工、完工進展,相關進展情況與廣州鐵路監督管理局、中國鐵路廣州局、南寧局集團公司和相關市(州)政府共享,對于因建設環境保障不到位或協調不力,導致轄區線路封閉和配套通道建設嚴重滯后預期計劃的,予以通報及“點對點”約談。